編者按
鹽城港集團2024年度高質量發展總結暨“科技創新攻堅年”動員部署會議召開后,各子(控)公司第一時間通過多種形式傳達貫徹會議精神,動員廣大干部職工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首要任務,圍繞“六個堅持”,聚焦“十個方面”,堅定信心、鼓足干勁,勇挑大梁、實干爭先,以港航高質量發展的實際成效,為中國式現代化鹽城新實踐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集團微信公眾號即日起開設專欄,聚焦各單位明思路、定目標、提措施、抓落實的奮進風采,全面開創集團高質量發展新局面。
鹽城港港灣建設集團
2025年,港灣建設集團將深入貫徹落實集團高質量發展大會精神,聚焦“科技創新攻堅年”戰略部署,圍繞“提五質增五效”工作總要求,堅持以科技創新為引領,以提升工程建設質效為導向,以“新工藝、新流程、新技術、新材料”為抓手,構建科技與工程相互促進、創新與項目緊密結合的發展體系,著力推動項目建設向智能化、綠色化、精益化全面升級。
強化前沿應用,以四新技術開啟工程建設“新引擎”
積極探索并引入前沿的四新技術在實際場景中的應用。一是梳理技術清單。詳細梳理碼頭建設、房屋建筑、市政工程等項目中可運用的新工藝、新技術、新材料,按不同類型進行分類建檔并形成推廣目錄。二是引入前置論證。靠前思維,在鹽城港大道、港口科技博物館等項目工可、初設階段設置四新技術專項論證及預審環節,本著高效、節省的原則,大力推動新工藝、新技術以及節能減排、可再生、自清潔等新材料、新設備的應用,打造“五新示范港”試點工程。三是緊盯政策紅利。成立專項小組,主動靠前研究關于使用四新技術的相關政策,積極爭取國家、省市級相關資金補貼和專項貸款。四是量化效益評估。定期對四新技術應用情況進行復盤,算好經濟效益和管理效能兩筆賬,分析清楚到底提了多少效,省了多少錢。
實施技術賦能,以產創融合鍛造工程創新“金鑰匙”
持續注重產學研用的有效結合,引導各方科研力量為鹽城港發展服務。聚焦關鍵技術突破。緊密協同集團研究中心、各港區和各板塊,加快推進防沖減淤、疏浚土資源再利用、高標準農田等重大科技項目攻關。推動設備改造運用。合理利用現有設備資產,大力推動疏浚船“大港工8”的技術改造以及無人測繪船的多維度應用,進一步降低各港區監測和維護性疏浚實施成本。構建新能源建設體系。高效推動各港區強弱電智能化改造,搶抓陸上風電發展機遇,加快開展風電規劃和設施建設,并積極探索在堆場、防波堤等建設風電的可行性,為綠色低碳港口建設保駕護航。培育創新標桿企業。積極申報實用型專利,大力推動勘測設計公司、新能源電力公司、智能化裝備公司打造“高新技術”和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為上市板塊業務夯實基礎。
突出優化提升,以制度革新重塑工程管理“智慧鏈”
持續完善項目流程,從項目規劃的精準布局,到資源調配的合理高效,從進度監控的實時跟蹤,到質量把控的嚴格精細,一絲不茍地在項目各個環節精準發力、不斷提升。打造標準化工地。全面按照《施工標準化手冊》,從每一個細節入手,提升項目施工與管理水平,全力打造符合市優、省優工程標準的高品質施工現場;全流程風險管控。圍繞項目全生命周期,切實抓好“7項風險防控”,規范流程手續,尤其針對招投標、審計、資金撥付、隱蔽工程等關鍵節點的管理,確保不出任何問題;關鍵問題會診化。借助集團“一月一會診”活動,定期對施工工藝復雜、經驗要求較高的技術問題進行科學研判,對項目實施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巡查整改;推動數字化管理。著力打造“市政管家”“環保管家”“電力管家”等數字化管理平臺,實現全流程的智能化、信息化管理,通過實時數據的精準分析,提前預警潛在風險,確保項目高效有序推進,讓每一個環節都緊密銜接、精準無誤,不斷推動項目管理從“經驗驅動”轉向“數據驅動”。
港灣建設將在項目建設中彰顯“硬實力”,在人才培養中厚植“軟實力”,在創優創牌中凝聚“品牌力”,全力打造優質、精品、陽光、廉潔工程,為集團全力收官“十四五”、開局“十五五”夯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