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召開的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將“聚焦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列為“七個聚焦”之首作出戰略部署,并強調“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引發我市干部群眾熱議。
“經濟體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點,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保障。”大家一致表示,要因地制宜抓好重點領域、關鍵環節改革,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加快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堅持以開放促改革,激發全社會內生動力和創新活力,以實干實績書寫高質量發展新答卷。
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
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涉及方方面面,更需發揮好經濟體制改革的牽引作用,牽住經濟體制改革這個“牛鼻子”推動其他領域改革,為中國式現代化提供強大動力和制度保障。
全會對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做出系統部署,強調以經濟體制改革為牽引,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創造更加公平、更有活力的市場環境。“亭湖將認真學習貫徹全會精神,立足經濟社會發展實際,堅持以經濟體制改革為引擎,以促進社會繁榮、增進人民福祉為出發點和落腳點,更加注重系統集成,更加注重靶向施策,更加注重改革實效,以更高標準打造開放合作的產業重地、人才薈萃的創新高峰、亙古通今的文化名片、城鄉融合的品質標桿、減污降碳的示范樣板。”亭湖區委書記盛艷表示,全區上下將持續聚焦電子信息、節能環保、新能源等主導產業,以改革引領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不斷優化創新機制、夯實創新平臺、激發創新活力,實現傳統產業轉型升級、主導產業持續壯大、未來產業強勁增長,推動生產關系和生產力、上層建筑和經濟基礎、系統治理和社會發展更加高度契合。
“提高資源配置的效率,堅持市場化改革方向不動搖,是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所在。”市稅務局黨委書記、局長盧李華表示,將在全系統迅速掀起學習貫徹全會精神熱潮,引導全體稅務干部做改革的參與者、當改革的實干家,以釘釘子的精神,抓好稅收領域改革在鹽城落地落實,不斷優化稅收營商環境,持續深化稅收征管改革,嚴格落實稅費優惠政策,發揮稅收基礎性、支柱性、保障性作用,為中國式現代化鹽城新實踐貢獻稅務力量。
發展新質生產力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和重要著力點,必須堅定不移以改革促創新、暢循環、強保障,讓優質生產要素向發展新質生產力順暢流動。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黨委書記、局長戚太龍表示,“全市自然資源和規劃系統將堅決貫徹全會決策部署,堅持用改革精神推動自然資源工作,主動靠前作為,加快推出一批高品質上市地塊、盤活一批閑置存量用地、推進經營性用地‘清零’行動,在房地產市場調控上實現新突破。注重系統集成,進一步發揮規劃引領作用、提高要素配置效率、深化國有自然資源資產清查利用行動、夯實基礎業務、辦好民生實事,在資源規劃服務上實現新突破。”
優化各類創新要素配置關鍵在人。“我們將堅持把穩就業、促增收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進一步釋放就業政策勢能,頂格落實國家和省、市各項援企穩崗政策,推動產業、財稅、教育等政策與就業政策協同發力。”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黨委書記、局長吳啟飛表示,將進一步拓寬就業增收渠道,擴大“鹽城家政”富民品牌影響力,采取開發公益性崗位、職業技能培訓、自主創業扶持等一系列“組合拳”,最大限度穩崗、籌崗、拓崗,全力以赴送崗、助崗、護崗。進一步促進就業擴容提質,全力打造國家級人力資源產業園,推動優質人力資源要素向新質生產力所在的重點區域集中、重點企業集聚,持續促進就業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確保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在發展新質生產力中展現新作為。
充分激發各類所有制企業的活力
加快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是一項重大改革任務,需要各類所有制企業共同參與、形成合力。全會強調,要毫不動搖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毫不動搖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保證各種所有制經濟依法平等使用生產要素、公平參與市場競爭、同等受到法律保護,促進各種所有制經濟優勢互補、共同發展。
深化國資國企改革,推動國有資本和國有企業做強做優做大,是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重要內容。市國資委黨委書記、主任楊亞成表示,“我們將深入學習領會全會精神,推動全市國企高質量發展,為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助力。聚焦增強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競爭力,進一步引導企業圍繞主責主業,優化國資布局結構,完善創新發展機制,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聚焦提升國企發展質效,扎實推進資產清查利用專項行動,指導企業加強管理運營,深化對標一流企業管理提升行動,健全完善考核體系,進一步引導企業提高國有經濟增加值;聚焦國資國企改革,扎實推進國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動,以改革推動國有資本和國有企業做強做優做大。”
發展數字經濟是把握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新機遇的戰略選擇。鹽城市大數據集團實體化運行以來,始終錨定“一級數據要素開發商”目標定位,加快構建“國企主導、各展所長、協同發展”的數字產業發展新生態。市大數據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朱亮亮表示,“我們將深入學習貫徹全會精神,以新一輪國有企業改革深化提升行動為抓手,充分發揮‘平臺+生態’作用,加快建設數字經濟產業園和數據要素生態園,高標準運營好鹽城市數據資產運營服務中心,打造更多數字應用場景,推動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依托鹽城數字人才實訓基地持續開展標準化、定制化數字人才培訓課程和主題研學活動,提升全民數字素養,造濃全市數字經濟發展氛圍,為鹽城勇當發展新質生產力重要陣地‘碳路先鋒’貢獻更多數字力量。”
堅定不移深化改革,增強發展內生動力,民營企業持續發揮著重要作用。如何進一步營造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我們將聚焦落實構建全國統一大市場、完善市場經濟基礎制度的目標要求,一方面做實‘減法’,著力加強公平競爭審查工作,落細落實起草機構初審、法律顧問復審、監測評估系統風險評估、內部特定機構復核‘四把關’制度,全面清理妨礙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政策措施;另一方面做好‘加法’,用改革的思路和辦法,推動營商環境不斷改善、競爭環境持續優化、消費環境穩步提升,為加快建設高效規范、公平競爭、充分開放的統一大市場作出應有貢獻。”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黨組書記、局長顧碩說。
優化營商環境是激發企業活力、增強發展后勁的重要抓手。近年來,鹽南高新區堅持暢循環、穩主體、優服務、強保障,全力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數字化營商環境。鹽南高新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唐高明表示,“我們將切實把優化營商環境作為全面深化改革的突破口、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先手棋,瞄準全市‘創新之核’定位,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按照做強龍頭、做長鏈條、做大集群的思路,建立從項目洽談、簽約到開工建設、投產運營無縫對接的責任體系和服務鏈條,推動投資環境再提優、產業發展再提速、市場活力再提升,持續鞏固和增強經濟持續回升向好態勢,努力以營商環境之優,促經濟大盤之穩,謀高質量發展之進。”
建設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
改革不停頓、開放不止步。全會提出,必須堅持對外開放基本國策,堅持以開放促改革,依托我國超大規模市場優勢,在擴大國際合作中提升開放能力,建設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
近年來,我市積極主動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研究出臺《關于服務全省建設具有世界聚合力的雙向開放樞紐鹽城行動方案》,不斷強化開放意識、做大開放平臺,鹽城制造出口200多個國家和地區,2023年全市實現跨境電商進出口增長69%,規模居全省第一方陣。
6月29日,悅達系列產品出口首發儀式在霍爾果斯舉行,成為悅達集團加速國際化進程和全球化布局、扎實推進“國際市場開拓年”活動的又一重要成果。“悅達將全面貫徹落實全會精神,深刻把握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主題、重大原則、重大舉措和根本保證,切實用全會精神指導推進集團改革發展,用有力有效的改革措施健全完善市場化運營機制,激發企業發展動力活力,推動出口業務不斷做大做強。”悅達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張乃文表示,將堅持聚焦主責主業,高質量推動從傳統汽車向新能源汽車、傳統能源向綠色能源、傳統制造向智能制造轉型,高水平建成行業內一流企業,進一步提升核心競爭力,為全市勇當新質生產力重要陣地“碳路先鋒”作出更大貢獻。
經略海洋,向海圖強。大豐擁有滬蘇、常鹽、蘇鹽等合作園區,中韓(鹽城)產業園臨港產業配套區、綜合保稅區,以及糧食、進境肉類等特色口岸,背靠長三角大市場,在構建新發展格局中大有可為。大豐區委書記李志軍說:“我們將堅決貫徹全會精神,搶抓長三角一體化、江蘇沿海開發等戰略機遇,發揮風光綠電、產業配套、營商環境等組合優勢,招引跨國企業、外資項目,建強大豐港(近)零碳產業園、江蘇黃海(大豐)糧食產業園、海洋生物產業園,推動更多新能源及裝備制造、新能源汽車零部件等本土產品‘走出去’,與國際權威機構加強綠電認證、碳足跡管理等合作,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提升區域開放層次和水平。”
拓寬開發通道,港口先試先行。“我們將緊緊圍繞‘建設中國東部沿海重要物流基地、長三角北翼綜合航運樞紐、淮河生態經濟帶出海門戶、鹽城向海發展重要立足點’戰略定位,扎實推進一體化融合、高質量發展,通過提升服務能級、優化集疏運體系、嚴格執行政府定價、開展定制化服務等措施,全面開拓貨源市場、節約物流時間、壓降物流成本,有效提升港口服務能級,實現港口運營取得新突破,為全市勇當發展新質生產力重要陣地‘碳路先鋒’提供強勁港口引擎。”鹽城港控股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周正雄說。
綠色低碳是鹽城發展的優勢所在、潛力所在、活力所在。當前,全市上下正聚焦“雙碳”目標,把建設好、打造好(近)零碳產業園作為建設綠色低碳發展示范區的重要抓手,積極探索建立產品碳足跡核算標準體系,走出具有鹽城特色的發展路徑。濱海縣副縣長、沿海工業園黨工委書記黃軍表示,“濱海港片區將充分挖掘‘大綠能、大空間、大物流、大產業’巨大潛能,錨定‘能源清潔化、產業綠色化、設施低碳化、管理智慧化、認證國際化’發展方向,奮力探索以‘綠電+冷能’為特色的(近)零碳產業園建設路徑,加快(近)零碳產業園核心區和‘綠電+冷能’利用示范區、(近)零碳工廠‘1+1+N’建設,為打造綠色低碳發展示范區作出片區應有的貢獻。”
(來源:登瀛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