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w1vxc"><abbr id="w1vxc"><thead id="w1vxc"></thead></abbr></legend>

    1. 解讀政府工作報告:新一輪國企改革哪些領域將會是重點?

      • 發布時間:2024-03-07
      • 瀏覽數:3562

      國務院總理李強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對今年國資國企發展重點任務予以明確。

      3月5日,十四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在北京召開,國務院總理李強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對今年國資國企發展重點任務予以明確。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完善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打造更多世界一流企業。深入實施國有企業改革深化提升行動,做強做優主業,增強核心功能、提高核心競爭力。建立國有經濟布局優化和結構調整指引制度。

      業內人士認為,今年將持續深入推動國有企業改革深化提升行動落地見效,形成深化改革組合拳,確保年底前完成70%以上的改革主體任務。預計相關政策會加快出臺,國企重組整合將加力提速,布局戰略性新興產業將成為央企專業化整合新趨勢。

      一、持續深化改革

      以提高核心競爭力和增強核心功能為重點,深入實施國有企業改革深化提升行動成為新一輪國企改革的重點任務。

      全國政協委員周渝波認為,在功能性改革上,要增強國資國企核心功能,加大戰新產業布局力度,加快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更好發揮在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中的科技創新、產業控制、安全支撐“三個作用”;在機制性改革上,著力構建新型經營責任制,突出“強激勵硬約束”深化三項制度改革,強化經理層任期制和契約化管理,探索建立開展科技創新、產業培育投資的專項考核和容錯機制,充分激發國有企業作為市場主體的創新動力和發展活力。

      “2024年國企改革的重點是深入實施國有企業改革深化提升行動,做強做優主業,增強核心功能、提高核心競爭力。”中國企業研究院首席研究員李錦認為,今年將持續深入推動深化提升行動落地見效,堅持功能使命任務和體制機制任務兩手抓,以功能使命類任務引領體制機制類改革,以體制機制類改革支撐功能使命類任務完成,形成深化改革組合拳,確保年底前完成70%以上的改革主體任務。

      清華大學中國現代國有企業研究院研究主任周麗莎分析,“增強核心功能”強調企業更好地服務以國家戰略為導向的功能性改革。“核心功能”主要指國有企業在國家經濟發展中的主導作用與國家安全的戰略支撐作用。

      在她看來,國資國企服務國家戰略,重在科技創新、產業控制和安全支撐三大方面發揮作用,具體包括完善科技創新體制機制,為科技創新提供長效動力保障;在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中發揮核心引領作用;強化重點領域保障,更好支撐國家戰略安全。

      中國企業研究院首席研究員李錦預計,近期有關部門將針對國有經濟布局優化和結構調整出臺規范性指引,從評價制度、考核制度、監督制度等方面出發,消除國有企業在布局優化和結構調整過程中存在的“模糊地帶”。

      二、追求更多的“世界一流企業”

      2023年政府工作報告強調國資國企改革內容時,提出完善中國特色國有企業現代公司治理,2024年回到制度層面。

      李錦對財聯社記者表示,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目前并不完善。完整的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應該包括現代企業產權制度、現代企業組織制度、現代企業運行制度、現代企業分配制度、現代企業管理制度和職工民主參與制度六個方面,現在有的方面解決得好,有些方面差,甚至有很大差距。完善健全中國特色國有企業現代公司制度,今年重點是制度建設。

      “可以期望的是,2024年國有企業在公司產權、組織、運行、分配、管理、職工民主制度六個方面的制度將會得到進一步健全。”李錦強調。

      李錦還表示,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的“打造更多世界一流企業”,意味著已經有一批世界一流企業,追求的是更多的“世界一流企業”,是一種評價,哪些已經成為世界一流,需要明確認定與宣傳推廣。

      湖南汽車工程職業學院產教融合研究院執行副院長、中國企業聯合會特約高級研究員劉興國對財聯社記者表示,當前中國有一些優勢國有企業,如國家電網、中國中車、中國建筑等,已經走到了全球行業的前列,但數量上還是偏少,需要繼續推進世界一流企業建設,打造更多世界一流企業。

      “在建設的路徑上,要體現中國特色,要通過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的建設,要通過加強黨的領導來實現高效率、高水平的治理與管理,進而在各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實現高質量發展,建成世界一流。”劉興國認為。

      三、增強核心功能、提高核心競爭力

      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深入實施國有企業改革深化提升行動,做強做優主業,增強核心功能、提高核心競爭力。

      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黨委書記、主任張玉卓在十四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首場“部長通道”上表示,這些內容的核心即是推進高質量發展。而推進中央企業高質量發展,最主要的就是要提高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增強核心功能。今年國務院國資委的目標是,使中央企業與“三個集中”相對應的資產,能夠再提高1個百分點以上,有效提升中央企業和國有企業的功能。

      增強核心功能、提高核心競爭力既是中央企業高質量發展的“兩個途徑”,也是新一輪國有企業改革深化提升行動的工作重點。其中,在增強核心功能方面,國務院國資委此前曾明確,重點即是優化布局、調整結構、鞏固國有經濟在關系國家安全和國民經濟命脈重要行業領域的控制地位,加大對創新能力體系建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布局,提升對公共服務體系的保障能力,更好地發揮國有經濟主導作用和戰略支撐作用。

      李錦對財聯社記者分析,去年政府工作報告表述的是“提高核心競爭力在前”,今年換了個位置,把“增強核心功能”放在前面了,這個變化是值得注意的信號。

      李錦指出,現在強調的功能,主要是指對現代化國家的功能,聚焦戰略安全、產業引領、國計民生、公共服務等功能。核心功能,主要體現在科技創新引領、產業控制、安全保障作用,安全保障中包括能源安全、科技安全、糧食安全、產業安全、生物安全、信息安全等等的保障,在這些基礎安全領域,國有企業也擔當著不可或缺的核心責任。

      劉興國表示,增強核心功能、提高核心競爭力,這是國有企業的責任擔當所在,國有企業有政治屬性、經濟屬性與社會屬性,要創造政治價值、經濟價值與社會價值。從政治屬性與社會屬性角度看,國有企業應當服務于國家戰略、服務于國家社會與經濟發展,從經濟屬性看,國有企業要在市場競爭中持續發展、賺取盈利,所以需要不斷增強核心功能、提高核心競爭力;在實現路徑上,則是要深入實施國有企業改革深化提升行動,將各項改革任務全面落實,切實建成主業做優做強的現代新國企,以優強主業確保核心功能增強和核心競爭力提升。

      陽光時代律師事務所合伙人、國企混改中心負責人朱昌明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增強核心功能解決了國有企業存在的必要性問題,即國有企業必須服務國家戰略;提高核心競爭力則解決了國有企業高質量發展的可行性問題,即國有企業必須有較強的價值創造能力和創新能力。當前,面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國有經濟布局優化和結構調整已時不我待,而如何從傳統產業向戰略性新興產業乃至未來產業遷移,如何對傳統產業轉型升級,這是擺在國有企業面前的新挑戰。

      四、“立足推進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推動主業的做強做優”

      政府工作報告還提出,建立國有經濟布局優化和結構調整指引制度。

      劉興國表示,這是一項持續推進的長期任務,隨著產業的不斷發展,國有經濟的產業布局結構甚至區域布局結構需要相應做出調整,譬如當前提出的加快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和培育未來產業。

      “在不同發展階段,國有經濟布局優化和結構調整會面臨不同任務。”劉興國對財聯社記者表示,在實現路徑上,關鍵在于要建立一個布局結構調整長效機制,動態發布國有經濟布局優化和結構調整的指引,以政府指引、市場推動相結合的方式,來實現國有經濟布局優化和結構調整的持續有效推進;未來國資監管部門應建立一個國有經濟布局動態指引機制,包括建立國有經濟布局現狀和調整方向的信息動態發布平臺,構建基于國家戰略落實情況的國有企業負責人考核制度,優化產業政策調整和新增投資指引等。

      李錦指出,在做強做優主業,國有企業將持續用好專業化整合和產業化整合,加快國有資本布局優化和結構調整。一方面,要大力推進中央企業和地方國有企業內部的專業化整合,把橫向的相應產業通過整合實現“一企一業、一業一企”,提高企業集中度,推進上下游行業協同重組,切實提高產業競爭力。另一方面,將大力推進產業化整合,立足推進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推動主業的做強做優。

      國務院國資委副秘書長、新聞發言人李冰此前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將從國有經濟布局優化和結構調整全局出發,結合“十四五”規劃落實,統籌謀劃好重組整合的主攻方向和重點任務,有計劃、有節奏地調整優化布局結構。穩妥實施戰略性重組和新央企組建;聚焦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大力推進專業化整合。發揮中央企業引領帶動作用,根據戰略性新興產業融合集群發展特點,更大力度開展信息通信、新能源、裝備制造等領域專業化整合。

      “布局戰略性新興產業成為央企專業化整合新趨勢。”招商證券分析師林喜鵬認為,加快戰略性新興產業布局是央國企發揮科技創新、產業控制、安全支撐三個戰略功能作用的抓手,而專業化整合正成為央國企布局戰略性新興產業的一項關鍵舉措。

      五、加強科技成果轉化將是政府投入的重要方向

      政府工作報告中介紹今年政府工作任務時還提出,大力推進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充分發揮創新主導作用,以科技創新推動產業創新,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提高全要素生產率,不斷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促進社會生產力實現新的躍升。

      在李錦看來,和先進的科技強國相比,我們的科技還存在著一定的差距,中央企業在破解“卡脖子”技術難題方面,還有很大的潛力。

      財聯社記者注意到,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主任張玉卓今天也在“部長通道”講了科技創新的措施、他提到了三個關鍵詞:技術源頭、產業升級、產業生態。他指出,去年全國研發投入3.3萬億,其中央企研發投入占比接近全國三分之一。

      李錦強調,科技創新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第一要素。推動新質生產力加快發展,要緊緊扭住科技創新,催生新產業、新模式、新動能,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核心要素。就是要聚焦科技自立自強,以打造原創技術策源地為抓手,加快提升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能力,在“卡脖子”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提高科研投入產出效率,還有在增強創新體系的效能上不斷實現新突破,打通從科技強到企業強、產業強、經濟強的通道。

      澳洲會計師公會華北區委員會會長彭飛對財聯社記者表示,大力推進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是今年報告中提出的首要工作重點。澳洲會計師公會在今年年初發布的調研成果也表明,今年,通過發揮強大的創新精神和擁抱人工智能、量子技術等新興尖端技術,企業才能夠更加有效地滿足消費者需求,從而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因此,53%的受訪者表明今年將增加對于技術、創新研發和數字化轉型的投入。因此,進一步支持企業的創新,加強科技成果轉化,推動行成新動能,一定也是未來政府投入的一個重要方向。

      (來源:國資智庫)

      久久精品免费视频550_99精品国产一区二区青青_亚洲日韩一区二区三区糈品毛片_日韩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legend id="w1vxc"><abbr id="w1vxc"><thead id="w1vxc"></thead></abbr></legend>

        1. 日本中文字幕久久 | 亚洲国产午夜精品不卡 | 图片专区欧美日韩 | 日韩v欧美v中文在线 | 亚洲综合色区中文字幕首页 | 亚洲特级视频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