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運輸部上海海事局發布最新數據,截至8月19日,上海在冊“中國洋山港”籍國際登記船舶共計47艘,包含集裝箱船、液化氣運輸船等船型,總噸超237萬,國際登記船舶數量在全國自由貿易試驗區(港)中居于首位。
在自由貿易試驗區設立國際船舶登記制度,是我國吸引中資“方便旗船”回歸,提升航運產業實力的重要制度設計,“中國洋山港”國際船舶登記是其重要組成部分。2021年,上海海事局出臺了《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臨港新片區國際船舶登記管理規定》,在新片區內,國際船舶登記的辦理基本實現了與國際慣例的全面接軌。
今年3月,上海海事局推出“中國洋山港”國際登記船舶國籍證書換發當場辦結模式,在《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臨港新片區國際船舶登記管理規定》將船舶登記由7個工作日縮短到2個工作日的基礎上,試行船舶登記“一次辦結、當場領證”新型審查制度,接軌國際航運中心一流標準,持續優化管理制度和服務標準,實現國際船舶登記服務再提速,樹立國際船舶登記效率新標桿;同時,也將為企業提供更加透明和確定性的政策預期,降低企業辦事成本和船舶停航營運成本,增強“中國洋山港”船籍吸引力和國際競爭力,夯實以國際船舶登記為載體的更高水平制度型開放基礎。
預計至2023年底,“中國洋山港”籍國際登記船舶總數將達近50艘次,總噸超240萬。
(轉載自中國港口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