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多年前,民族實業家張謇曾提出這樣的美好愿景:“把王家港(現為鹽城港大豐港區)建成近代史上的通商口岸。”如今,愿景逐步照入現實,在這片麋鹿撒歡的濕地灘涂上,一座現代化組合港正強勢崛起。
2020年6月16日,因勢而謀、乘勢而上,鹽城相繼整合大豐港區、射陽港區、濱海港區、響水港區4個沿海港區和5個內河港區,正式成立江蘇鹽城港控股集團有限公司,開啟了鹽城統籌推動全市海港、內河港口建設,形成全市海上航線、內河航線與海港碼頭、內河碼頭一體化運營發展新格局。
邁上新征程,鹽城港以嶄新的面貌、昂揚的姿態架起了鹽城走向世界的海上大通道,為鹽城勇當沿海地區高質量發展排頭兵貢獻自身力量?!胞}城港堅持貫徹鹽城市委、市政府關于‘河海聯運一體化發展’的重大戰略部署,切實扛起‘爭當服務經濟發展的先行軍,勇做鹽城向海發展的主力軍’使命擔當,按照‘堅持一條主線、突出兩大主題、破解三大難題、構建四個鏈條、建設五新港口、推進六個調優’的總體工作思路,聚焦‘黨建領航’‘法治護航’‘項目立航’‘經營興航’‘管理強航’‘紀律凈航’,聚力‘抓港口’‘抓航運’‘抓碼頭’‘抓航道’‘抓攬貨’‘抓報關報檢’,致力于打造淮河生態經濟帶入海門戶,初步構建了沿淮河生態經濟帶和環黃海生態經濟圈‘一帶一圈’重要節點樞紐港?!丙}城港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總經理周正雄說。
因勢而謀 港口高質量發展迫切需要“一體化”
鹽城地處里下河水網地區,現有129條骨干河道、11個省管湖泊湖蕩、393條縣級河道、4789條鄉(鎮)級河道,持證大小內河港口186個。然而,很長一段時間內,這些內河港口各自為戰,無法滿足開放發展的新要求,迫切需要提質增效、優化資源配置、完善功能布局、避免無序競爭,加快運輸結構轉換,提升內河港口與海港聯動效率,建立公鐵水、江河海聯運體系,增強貨物吞吐能力和物流服務功能,推動現代物流業高質量發展。
2017年4月20日,鹽城市政府印發的《鹽城港“十三五”發展規劃》,根據規劃預測,到2020年,鹽城港將基本建成“結構優、集疏暢、功能強、環境美”的特色產業大港和區域物流強港。按照要求,“十三五”期間,鹽城港加快適應區域運輸格局變化、周邊港口發展新態勢和江蘇港口一體化改革新要求,加快港口資源整合,提升整體競爭力。這便意味著,鹽城港迫切地需要一體化發展。
2019年9月26日,江蘇興鹽港航集團應運而生,標志著鹽城市內河港口進入一體化發展新階段。2020年6月16日揭牌成立的鹽城港控股集團,使得鹽城港一體化發展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從區位上看,鹽城港有明顯的優勢——位于我國及淮河流域東部沿海開放地帶的臍部,介于發達的長江三角洲和膠東半島之間。向南接受長三角地區和上海國際航運中心的經濟輻射及產業轉移,向北融入新亞歐大陸東橋頭堡,東與日本、韓國隔海相望。
從海洋資源稟賦上看,鹽城獨占全省鰲頭——擁有582公里海岸線,是江蘇最長的海岸線,全市海岸線、海域面積分別占全省的56%、48%。
從戰略機遇來看,鹽城港更是站在政策“風口”——步入新發展階段,省委省政府賦予鹽城“勇當沿海地區高質量發展排頭兵”的重大使命;省第十四次黨代會報告提出,要全力推進沿海地區高質量發展、建設淮河生態經濟帶出海門戶等重大舉措,給鹽城帶來了重大發展機遇;2021年12月下旬,國務院批復《江蘇沿海地區發展規劃(2021-2025年)》,規劃中又再次明確提出“鹽城淮河生態經濟帶出海門戶建設加快推進”……一系列重磅政策的相繼出臺,為鹽城港控股集團的誕生、發展、壯大提供了強有力的規劃支撐。
河海聯運 打造產業聚集的賦能平臺
南有上海、北有連云港,在激烈市場競爭中,鹽城港將采取何種戰術強勢突圍?周正雄認為,鹽城港發展將在三個方面系統發力、形成合力:一是堅持錯位競爭、差別化發展,人無我有,人有我優。加快資產資源整合,優化岸線資源配置,做大做強做優集團公司。力爭到“十四五”期末,把鹽城港建設成為全省有位置、全國有影響的綜合性大港。二是堅持深耕長三角、融入大上海。放大大豐港區與上港集團合作的先發優勢,做強“滬鹽專線”,深化蘇滬合作。三是堅持內外并舉、擴大開放。放大淮河生態經濟帶出海門戶獨特優勢,重點開辟“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國內沿海沿江主要港口直達航線,加快構建全國唯一的“公鐵河?!薄八奈灰惑w”樞紐港建設步伐。
具體來說,重中之重的工作首先就是要打造暢通河海聯動的黃金通道,特別是積極尋求國家、省級層面支持,提升淮河江蘇境內的航道等級。根據《江蘇沿海地區發展規劃(2021-2025年)》,“把鹽城港打造成為淮河生態經濟帶出海門戶,暢通面向淮河中上游地區的河海聯動大通道。”鹽城港不遺余力搶抓新機遇,積極向淮河、大運河上游挺進,堅持“走出去”和“請進來”相結合,一方面提前布局淮河流域主要航道港口戰略資源,投資沿線重要內河港、無水港;一方面探索在沿海港口設置中西部城市專用碼頭,吸引內陸資本參股、控股乃至冠名專用。通過雙向互動,打造內陸地區與鹽城貫通聯動的“金腰帶”。
鹽城港依托鹽城“一縱十橫六聯”航道網,大力發展河海聯運,融入地方發展大局,助力腹地經濟增長,為區域經濟地理版圖重塑和產業崛起提供強大支撐。堅持河海聯運,輻射能力持續攀升,國際國內集裝箱班輪航線從5條增加至20條,向北進入環渤海連接青島、大連,向南通過長三角連接華南,向西沿淮河至河南周口,向西南沿長江至重慶,向東穿越近洋直達韓國釜山港,海上聯結南北、內陸貫通東西、向海融入中日韓的“雙循環”新格局加速構建。
聚焦鹽城打造的23條重點產業鏈,主動服務100家重點企業和外資外貿企業,通過走訪全市3000多家規上企業,鹽城港提出“算賬式攬貨、定制化服務、分星級定價、一季一走訪、修正式創新、爭效益共贏”的經營思路,主動靠前服務、上門攬貨,為腹地企業量身定制物流服務,做到臨港貨源“應走盡走”,腹地貨源“能走盡走”。
同時,鹽城港聚焦長三角一體化產業發展基地和黃海新區兩大戰略空間發展需求,加快實施濱海港區20萬噸級航道、響水港區灌河口5萬噸級航道等項目,推動大豐港區避風港池、劉莊公鐵水聯運物流基地建設,為區域經濟地理版圖重塑和產業崛起提供強大支撐。建成貨物年處理能力200萬噸、10萬標箱的大豐港保稅物流中心,物流服務能力顯著提升;聚焦合作共贏,積極強化大宗貨物板塊服務能力,圍繞輻射區域內的散雜貨、件雜貨、風電設備、集裝箱、石油化工等業務開展工作,結合各港區的功能性定位及特色口岸優勢,有方向性地引導相關產業向對應港區集聚和延伸,為地區產業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
“握指成拳” 打造“一帶一圈”重要節點樞紐港
搶抓國家戰略機遇,基于進一步提升鹽城港口發展能級和一體化發展水平的現實需求,鹽城順勢而動,將大豐港區、濱海港區、響水港區、射陽港區和江蘇興鹽港航集團內河港資產資源整合優化,正式成立鹽城港控股集團。此舉旨在解決全市海港和內河港投資力量不足、運營效率不高、同質化競爭等問題,加快推進長三角北翼區域性現代物流樞紐港建設,助推鹽城市加快實現水運強市的發展目標。
新組建的鹽城港集團由鹽城市交投集團、海興集團以及大豐、濱海、射陽和響水縣(區)政府共同出資,注冊資本50億元,市屬一檔企業建制,整合4個沿海港區和5個內河港區,主要從事港口建設、集裝箱航運、倉儲物流、內河駁運等業務。鹽城港成功整合后,整個鹽城港的資源配置能力、河海聯運布局、港口發展定位、投資運營管理都有了很大提升。自此,鹽城港口發展邁入了高質量融合發展新階段。
鹽城港集團實施運營后,把鹽城市沿海四個港口和內河港口五個“指頭”組合成一個“拳頭”聚力發展,加快推進全市海港和內河港口資產資源優勢,建立科學高效的港口投資、建設和運營管理體系,優化資產資源配置,不斷增強河海聯運能力,形成全市海上航線、內河航線與海港碼頭、內河碼頭一體化運營發展,全力打造成長三角北翼區域性現代物流樞紐港,讓“鹽城港”品牌標識揚帆新航程。 四大港區定位明晰、特色鮮明:大豐港區打造區域綜合性樞紐港;濱海港區打造鋼鐵能源產業港;射陽港區打造風電產業港,響水港區打造河海聯運物流示范港,各內河港區堅持河海聯運重要節點港定位,切實形成“航運一張網”。
如今,鹽城港“握指成拳”統籌發展效應初顯,各港區錯位發展,從“單打獨斗”變為“全面開花”:大豐港區62小時內完成7.12萬噸進口煤炭裝卸任務,作業效率首創3項歷史第一;射陽港區成功吊裝103米10兆瓦風電葉片,刷新了國際國內港口記錄;響水港區聚焦生產經營,現代物流園成功申報省級物流示范園區,客戶數量同比增長95%,全年貨物吞吐量同比增長157%;濱海港區完成外貿吞吐量40萬噸,貨種實現從一到多,全年貨物吞吐量同比增長768%;內河建湖港區建成后,首次運營實現零的突破……
成立兩年來,鹽城港取得的成績“可圈可點”:年集裝箱吞吐量從成立前10多萬標箱增長到40萬標箱,年吞吐量歷史性突破1億噸,集裝箱吞吐總量增幅列長三角地區37個主要港口前列、為全國沿海54個港口第二位;在已有5條航線基礎上新開通國內外航線15條,實現“滬鹽專線”班輪每周四班,足跡遍布沿淮河生態經濟帶27平方公里的29個城市,與104家年運載量超百標箱的企業簽訂合作協議;發揮黨建優勢,深入實施“每年雙百工程,五年千人計劃”人才戰略,已簽約名校優生59名;企業創成市級文明單位,榮膺鹽城市服務類五星級企業。
(轉載自新華日報)